[土耳其‧Istanbul‧五個書櫃的野心]
推開公寓大門,第一個看見的是馨儀與孩子的笑臉。腳下踩著軟軟的波斯地毯,空氣中飄著菜香味,客廳的地上擺滿玩具,三歲九個月的Aylin與兩歲八個月的Selim嬉鬧著,嘰嘰咕咕說著話,他們都是國、台、英、土語四聲道。
馨儀在背包客棧的暱稱是「伊斯坦堡黃臉婆」,氣質如學生般的本人卻毫無能與「黃臉婆」做聯想之處。這是她到伊斯坦堡的第八年,從旅人成為在地人,她開始幫忙初來乍到土耳其的人們解決疑難雜症,簽證、行程、交通...種種繁瑣。
今年初,她開始徵求女性沙發客,以互惠原則,請沙發客們幫忙代買台灣味或將土耳其土產帶回老家,換取免費住宿。也因如此,來到她家的沙發客總有口福,離開台灣第八個月的早晨,我拿著筷子吃熱呼呼的稀飯、魚鬆、豆腐乳與醬油蛋,熟悉的味道總能讓異鄉人們振奮起來。
除了食物,馨儀也請背包客們帶書。
「我的野心是在走廊擺滿五個書櫃。」她說,希望建構一個小小的兒童中文圖書館,讓在伊斯坦堡的土耳其台灣囡仔有更多機會多讀些中文書。目前架上的書都是她選書、開立書單後請背包客們代買的。世界名著、各國童話以及背包客們自行加碼的小說、生物圖鑑,要成長到五個書櫃,大概需兩、三年。這些藏書不包括「十萬個為什麼」類的科普問答書,馨儀認為,這些問題,要讓孩子自己去找答案。
「我們不富有,書是留給孩子最好的資產。」
「書是留給孩子最好的資產」,不知多久沒聽到這句話了。畢竟現代人愈來愈不看實體書,與其捧著一本有點重量的小說,刷手機平板似乎更好打發時間。
忽然想起在美國旅行時的某個畫面。歐美不少博物館都已無紙化,過去的紙本簡介已全數上雲端,參觀民眾連上博物館的free wifi,就能看圖文並茂甚至動態的展品解說。在大都會博物館參觀那天,在展場角落看見神情專注的一家三口,爸媽盯著手機,小孩滑著平板。經過他們時偷瞄一眼,爸媽在看臉書,小孩在玩遊戲,讓我這個跨了一個海洋來看博物館,逛整天仍嫌不夠的遊客看傻了眼。
比起紙頁,網路是個更浩瀚的知識載體,日新又新的手機與平板是強大的鑰匙。但我們是隨手把鑰匙交給下一代,還是好好告訴他們鑰匙的用途?你上次專注看完一本書,而非在平板上開十個網頁接連跳轉,邊看電子版連載小說邊想著是否該下標網拍、臉書多少人按讚是什麼時候?說故事給孩子聽這件事,我們是不是開始用有聲書或某個互動app代勞?
去伊斯坦堡的女孩背包客們,妳可以拿出幾件衣裙、少帶兩罐乳液化妝水,給行李箱一些空間,多帶兩本經典文學。
讓我們重新為孩子讀本書吧!
* 關於伊斯坦堡代買書/食品換宿,請透過背包客棧私訊「伊斯坦堡黃臉婆」